歡迎造訪美帝亞陶瓷削皮器網站

一邊是瓷磚“賣不動”,一邊是產能大擴張,上百條老線將淘汰

發佈時間:2025-06-26點選:0

一邊是陶瓷行業產能高度過剩、庫存嚴重積壓,另一邊被忽視的卻是“瓷磚產能擴聲一片”,並且這一輪產能擴張的規模、速度令人驚異,甚至或許是2011年以後,近10年來全國產能擴張的新高潮。

2021年,磁磚產業的「產能大擴張」主要表現在四個面向:

在高成本與降能耗的倒逼下,全國大量陶企將窯爐「拆舊建新」、「小線改大線」;

龍頭陶企的猛烈擴張,投資力道、建線速度均創近年新高;

大量倒閉、停產多年的「殭屍陶企」被重新盤活;

西瓦產業哀鴻遍野,大量西瓦生產線轉產磁磚。

這一輪產能擴張,許多陶企給出的答案是“降成本、提高競爭力”,但產能過剩的愈演愈烈,不得不讓人對行業未來的惡性競爭,以及因果背後隱藏的隱患表示擔憂。

2021年來,全國瓷磚產能進一步擴張,勢頭非常迅猛。

根據《陶瓷資訊》不完全統計,在江西泛高安(高安、宜豐、上高)產區,上半年新擴建生產線達20餘條,並且這些新線幾乎全部是日產能3萬平方米以上的大線,加上「殭屍企業」的盤活,企業「小線改大線」成長的產能,泛高安瓷磚日產能年增近90萬㎡。

這是一組驚人的數據,以310天生產週期為計,在短時間內,泛高安產區磁磚年產能增加近3億㎡。

另一個新興產區廣西,亦有多家「倒閉多年」的陶企被盤活,再加上藤縣蒙娜麗莎、歐神諾等多家陶企的新線陸續點火,保守計算,2021年廣西新增年產能亦超過1億㎡。

在河北、河南、山西、甘肅、寧夏、陝西六省區,自去年下半年以來,約有20多家陶企在原有生產線的基礎上,將產能拉大30%-50%——一批日產能原本2萬多平方米的生產線,拉大到4~5萬平方米,使得上述六省區瓷磚總產能整體提升7%-8%。

根據2020「陶業長徵」-中國瓷磚產能報告調查數據顯示,河北、河南、山西、甘肅、寧夏、陝西六省區合計瓷磚年產能達20億㎡,產能整體提升7%-8 %,相當於年產能在原有基礎上,增加約1.5億㎡。

在上述新增的產能中,僅中板產能就增加了1億㎡/年,並且經《陶瓷資訊》多方證實,現在北方單線產能最大的生產線已經達到7萬㎡/天,「1條線頂過去5條線」。

「提升單線產能、降低單位成本、提高競爭力的現象」也廣泛出現在山東、湖南、湖北、貴州、雲南等眾多產區,大量日產能3萬㎡、5萬㎡的大窯爐、超級窯爐在全國湧現,一條線頂過去3~4條。

除此之外,還有東鵬、蒙娜麗莎、歐神諾、唯美、諾貝爾、新明珠、斯米克、宏宇、簡一等龍頭陶企「瘋狂」跑馬圈地,在今年達到高潮。開年以來,幾乎月月都有龍頭陶企擴張的消息傳出,並且投資金額不斷打破紀錄,動輒幾十億元、上百億元。

以上種種跡象表明,2021年陶瓷產業再次掀起一輪猛烈的產能擴張潮。這一輪擴張,新增的生產線或許不多,但新上的單線產能較大,以及大量瓷磚單線產能在原有基礎上被拉大。

站在節能減排、產業升級的角度,這些大產能新線普遍智能化程度高、節能減耗效益突出,是發展的大勢所趨。

不過,這一輪擴張令人非常揪心──過去陶瓷業的擴張是因為產能供不應求,但這一輪產能擴張,不少陶企卻是在產能嚴重過剩背景下,被「高成本倒逼」。未來幾年,產能過剩問題無疑將更加突出,瓷磚產業的惡性競爭也將愈演愈烈。

在2020年「陶業長徵」過程中,《陶瓷資訊》也發現一直以來「被業界忽視的價格戰與瓷磚單價的降低」。

在許多陶瓷產區,陶瓷連鎖瓦的價格已跌至不足8元/平方米,拋光磚、拋釉磚、瓷片、中板、外牆磚、仿古磚等許多品類三年間單價跌幅近30%。

而「價格戰」的根源,在於產能的嚴重過剩、產品的高度同質化與惡性競爭愈演愈烈。

如果說,龍頭陶企擴張的原因是“產能供應不足”,那麼對於很多產區陶企來說,拉大“單線產能”的邏輯更多是“降低單位生產成本”。

從上圖可見,對比三年前,全國平均單線產能成長的省份基本上為「煤改氣」的省份及產區,成本壓力是陶企拉大生產線產能、降低生產成本的重要動力。

而江西、湖北、湖南、山西、河南等燃煤產區,在過去三年間,面臨的成本上漲壓力相對較小,拉大單線產能的意願並不強烈。

不過,隨著2021年江西高安完成“集中供氣”,以及煤炭價格、天然氣價格的暴漲,全國各地均掀起一輪“設備升級、小線改大線”的熱潮。

除此之外,2021年陶廠綜合生產成本暴漲超20%,磁磚售價卻很難同步上漲。雖然開年以來,陶瓷業迎來「史上最猛瓷磚漲價潮」——全國數百家陶瓷廠宣布漲價,但許多陶瓷廠「漲價失敗」。

在此輪漲價潮中,由於行業競爭激烈、銷售壓力巨大,有的陶企發出了漲價通知,但不敢真正執行;有的陶企漲價一段時間,沒過多久又調回原價;也有陶企只漲了部分暢銷產品,還有陶企透過促銷優惠活動「明漲暗降」…

暴增的成本壓力,很難傳導分攤到下游,只能陶瓷企業自己承擔,而「拆舊建新」、「拉大單線產能」是降低單位生產成本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幾年間,全國陶瓷企業數量與生產線數量大幅減少,但全國瓷磚產能卻並未減少,原因是近年來窯爐等裝備快速升級迭代,瓷磚單線產能被不斷刷新。

數據顯示,全國磁磚平均單線產能由2017年的1.47萬㎡,提升至2020年的1.63萬㎡,增幅為10.9%。

2017-2020年,短短三年時間,全國淨減少211家陶瓷廠、504條生產線,縮減幅度達到了全國陶瓷廠、生產線總量的15%。如果再比較2014年巔峰時期的產能數據,六年間全國淨減少297家陶瓷廠、861條生產線。

雖然陶瓷業的洗牌“巨浪淘沙”,但瓷磚產能的過剩壓力,卻並沒有得到有效緩解。

數據顯示,2014年是全國磁磚產能的巔峰,但如果分類別來看,則是另一幅「圖景」。自2014年以來,全國瓷磚產能的持續下跌,很大程度上是受外牆磚急劇減產影響,隨著各地政府陸續出台外牆磚“限高令”,外牆磚的產量、需求量大幅減少,迅速拉低了全國瓷磚年產能。

拋開外牆磚品類,如果僅統計室內裝飾用磚(地磚+瓷片、中板、大板)的產能,結果是瓷磚產能依舊處於擴張態勢,尤其是2021年全國瓷磚產能再次迎來強勢反彈與成長。

市場經濟就是「過剩經濟」。可以預見,未來陶瓷產業的價格戰將更加血腥,大產能新線的上馬,必然會擠佔更多老線的生存空間,一批產能落後、能耗較高、單位生產成本高企的老舊生產線將在這輪「競賽」中敗下陣來。

2020年全國擁有瓷磚生產線2445條,年總產能123億㎡,隨著這一輪的「設備升級」、單線產能增大,或許在未來幾年,只需2000條生產線就能達到123億㎡的年產能。

假設未來兩年全國瓷磚平均單線產能能夠達到1.9萬㎡,外牆磚產能繼續萎縮,瓷磚年總產能保持123億㎡的規模,則只需要2088條生產線。這意味著,又有一批陶企,以及357條生產線將淘汰退出。

(文章轉自陶瓷資訊)

標籤:

快速連結
廈門市美帝亞生物陶瓷科技有限公司
廈門市美帝亞生物陶瓷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地址:Room 406, No. 388 Qishan Road, Huli District,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China
聯絡我們
  • 電話:86-15396283716
  • 電子郵件:1617844001@qq.com

版權所有 © 2011 陶瓷削皮器廠商,陶瓷削皮機廠家,陶瓷削皮機公司,陶瓷削皮機生產廠商,陶瓷剝皮機價格,陶瓷削皮機電話,陶瓷削皮器OEM middia 保留所有權利。XML map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