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洪曉純
天貓總裁後院失火、台灣小天王人設崩塌、當網奪章政變、百度副總裁涉嫌貪腐……夏天還沒到,發達的網絡資訊就已經提前將解暑必備的「瓜」安排上了。有網友戲稱:最近這段時間,自己就像只在瓜田裡上躥下跳的猹。
光陰似箭,又到了每週行業熱門話題的討論時間,不知道上周大家除了忙著吃瓜,還關注了哪些行業新鮮事呢?廢話不多說,跟中陶君一起進入正題吧!
熱點一:又雙叒叕有一家建材市場關門了!
終端磁磚經銷商有苦難言。
看點:
2020年復工不久,鄭州市中州建材市場毫無徵兆地發布了拆遷通知,強制要求200多名商家搬遷,超出4月15日未搬離者將不退還租金;無獨有偶,南昌市歐亞達徐家坊店在通知商家復工的第二天(2月23日),就宣佈於3月31日結束營業,限定商家4月7日前搬離,逾期遺留物品則視為遺棄物;4月12日,重慶市歐亞達江北店也發布了閉店通知-將於2020年5月31日終止營業;
自長沙市居然之家金源店宣布5月31日終止營業之後,當地又有一家大型家居建材賣場經營出現狀況。 4月22日上午,長沙紅星美凱龍營運總部遭遇上百名商家堵門維權;據知情人士爆料,商場管理方虧損經營使物業開發商無法盈利而產生糾紛,目前商場無法繼續經營;而長沙市紅星美凱龍寧鄉店的商家簽了合約卻沒有拿到合同,租金一直在履行卻不能開門做生意,無奈之下只好寫聯名信求助當地政府。
開年至今,就有將近5家頗具規模的建材市場因種種原因“關門大吉”,真實反映出實體賣場生存環境之惡劣。 如今各行各業都在談過剩,建材市場過剩也已經不新鮮,未來或將有更多賣場倒下;對此,終端經銷商可謂有苦難言。
看法:
長沙梵高瓷磚經銷商週紅:我三年前就已經從商場搬離,在街邊獨立開店,自由且清淨。而且如今的店面位置也不錯(在萬家麗路週邊,往南過去是喜盈門,往東是萬家麗,對面是歐亞達),面積比原來在商場(萬家麗)大4倍,租金卻便宜了許多(如今的是400平方米,2萬/月),後悔出來得晚了。
長沙瓷磚經銷商陳方義:商家的維權事件也是基於今年疫情的影響,各位業主目前處於資金周轉困難、客流量少,進而造成的超壓力。
蘇州瓷磚經銷商黃雲寶:因為疫情原因,去年打算進駐的新賣場的展廳裝修都延期了,其他進駐的品牌也一樣還沒有入場裝修。對於在今年開新店可能還是要保守一點,不適合拓展。
熱點二:「馬爸爸」終於對線下實體店出手了!
巨鱷的新零售佈局能不能救活終端賣場?
看點:
4月21日,富森美家居發布了新零售策略,準備為線上家居品牌、網紅品牌打造3萬平米線下場景體驗中心;日前,阿里巴巴旗下家裝家居品牌“躺平”與家居巨頭第六空間聯手打造的“知嘛家·濱江第六空間店”正式開業,「知嘛家」作為阿里巴巴在探索家居新零售模式的一個試點,計劃3年內在20個一二線城市落地體驗中心;其實早在上個月,天貓已經正式上線阿里巴巴直營家居店-躺平居家生活館,線上線下用同一盤貨為消費者打造了沉浸式體驗;再往前追溯,如此佈局的還有在各城市打造的線下體驗館的新零售黑馬——林氏木業……
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家居體驗中心,是為了將線下場景、流量、用戶營運能力與品牌營運全面結合,建構數位化營運管理中台,實現線上線下無縫連接,讓「獲客-轉化-留存-促活-裂變」環節更簡單、更順暢。但我們接著上一個關於終端賣場閉店的話題探討,這次電商大鱷阿里對線下實體店出手,是建材家居賣場「重獲新生」 的契機呢,還是只是在「砸錢打水漂」?
看法:
領創視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創辦人劉晗:躺平早就在佈局,和三維家在合作,去年就在青島開了線下體驗店。 阿里想把家居建材這個大產業圈進來,但是消費者沒有消費習慣,所以就線上線下一起打造,目前他們最大的問題是導流,也就是如何把阿里平台的不精準的C端流量變成精準的流量再導到線下,用戶垂直度是最大的問題。不過我通常不看好平台上自己上陣做內容,京東和阿里完全是兩套模式兩種基因,馬雲以前看不起京東做電商,結果阿里自己也下場做線上線下結合了,個人觀點是謹慎樂觀吧。 這是整個產業的洗牌,由自營商到集團通吃的洗牌,也是由品牌商轉到原料供應商的洗牌。
建陶業路人甲:怕就怕馬爸爸沒有把終端賣場救活,先把經銷商搞垮了。
熱點三:佛山除了派優惠券,還送錢給企業? !
補貼政策對陶瓷企業來說意義如何?
看點:
4月22日,佛山市工業與資訊化局印發《2019年降低企業用電用氣成本工作計畫》的通知,分別對佛山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增用電量、工業企業合法使用管線天然氣、大工業企業變壓器容量基本電費進行政策補助。
其中對符合資格的規上工業企業,用電方面依照2019年新增用電量(年成長量)每千瓦時0.08元給予補貼,不足1萬元的按1萬元補貼,每家企業補貼額最高不超過200萬元;用氣方面依每立方米天然氣0.10元給予補貼,每家企業補貼額最高不超過300萬元;變壓器容量基本電費方面依照企業2019年全年繳交基本電費總額不超過12%的比例給予補貼,不足1萬元的按1萬元補貼,每家企業補貼額最高不超過200萬元。總補貼資金不超過2億元。
以上三項補助申報,企業自通告發布起即可在佛山扶持通上進行資訊確認及資金申報。確認申報期間為45個自然日,逾期不申報,視作放棄處理。 那麼這個優惠政策對陶瓷業者來說意義又是如何呢?
看法:
建陶業路人乙:陶瓷業者若可享有優惠政策,也只是對仍在佛山有生產線的企業有用,但如今還有幾家陶瓷企業依然在佛山有生產線? 現存生產線的企業,希望政府給予支持的也不僅僅是這些用電用氣問題;而跟佛山政府關係極為友好的這幾家陶瓷企業估計政府也不希望他們倒下,怎麼也得給予各種「幫扶」。
建陶業路人丙:要享受這些補貼,對企業的生產規模還是有一定門檻,像順成、歐神諾、蒙娜麗莎這些大企業幾乎年年都能拿到,而佛山還有那麼多迫切需要扶持的中小型企業,他們就沒有那麼好運了。 政策是好政策,但是站在工信部的角度思考,和站在受惠企業來講還是有所不同。這和佛山發消費券一個道理,那些定幾個鬧鐘搶券的人難道是因為佛山有惠民政策才那麼積極嗎?不,是因為窮。
熱點四:第一季磁磚產量資料有幾分真?
據說,這群資料差點氣死高安產區......
看點:
近日,有產業媒體從國家統計局和中國建材聯合會獲得原始數據,透過整理分析出今年第一季陶瓷磚的產量。 2020年1-3月,全國陶瓷磚產量為16.89億㎡,比去年同月降低13.67%;其中,瓷質磚累計產量11.49億㎡,比去年同月降低12.43%;陶質磚累計產量5.40億㎡,較去年同月降低16.19%。 與去年同期相比,2020年第一季全國大部分省份陶瓷磚產量處於負成長狀態,只有廣西、甘肅產量是正成長。
來源:中陶家居網
廣東肇慶、清遠等地受煤改氣影響,復工情況不容樂觀,數據中廣東瓷磚產量下降28.55%似乎合情合理;廣西藤縣作為各頭企業的重點生產基地,是廣西產區一季度逆勢增長20.87%的根本原因;而開年之後一直高歌「產銷兩旺」「供不應求」的高安——江西產區居然下降了16.85%,被四川、福建壓過好幾頭,這又是何故? 眾業內人士對此數據抱持不同看法。
看法:
孔雀魚瓷磚總經理吳金標認為福建產區的數據準確可信,他表示:雖然數據無從研究,但從今年我們戰場在福建來分析,應該沒錯,福建的數據對比備受關注的廣西和江西而言,廣西是因為多個頭部陶瓷企業都在那設生產基地,江西依然是原有陶瓷企業居多,而福建也是在發力的,所做的產品基於空間場景開發,給整體空間搭配,非岩板這個風口產品,產品銷量見好,有銷才能促進產。
建陶業路人丁則開玩笑:對於陶企而言,如果紙上的數據能當飯吃,相信這些所謂的原始數據會更加離譜。 真是也好假也好,活下去最重要。
某吃瓜群眾:說要在3-5年內趕超佛山的高安怎麼也沒有想到,福建和四川這兩匹「黑馬」用三個月的時間就把江西產區甩開十萬八千里。
這裡引用一段尹虹博士的精彩評論:「身為佛山陶瓷人,內心要夠強大;身為四川陶瓷人,內心要很驕傲,歷史上首次階段性產量超過廣東省;身為福建陶瓷人,可能想像力要夠豐富,竟然把陶瓷磚第一大省摔倒溝裡去了,瓷磚行業一批黑色的'戰狼'。
\\\\\\\\\\
以上就是本期的看點,看法部分僅為個人觀點,如果你另有高見也歡迎留言、拍磚。下次更新《上週看點》就是5月了,在勞動節來臨之際,你2020年的工作進度條趕上多少了呢?請留言或私訊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