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今天是什麼節慶嗎?
母親節?剛過幾天而已。
虐狗節(520)?還差兩天才到。
…
反正不是建陶節或磁磚節,也沒有這個節。
今天,乃是「國際博物館日」。
國際博物館日是什麼?
國際博物館日由國際博物館協會(隸屬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一個非政府性國際組織,成立於1946年,英文簡稱是ICOM)於1977年發起並創立,時間為每年的5月18日,目的是為了促進全球博物館事業的健康發展,吸引全社會公眾對博物館事業了解、關注和參與。
一天,世界各地博物館都會舉辦各種宣傳、紀念活動,慶祝自己的節日,讓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館,更能發揮博物館的社會功能。
2019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作為文化中樞的博物館:傳統的未來(Museums as Cultural Hubs : The Future of Tradition)」。
國際博物館日和搬磚有關係嗎?
當然有。但先不急,聽禪哥慢慢道來。
說起國際博物館日,怎麼能不說中國的博物館?說起中國的博物館,怎麼能不說它們的鎮館之寶?
北京故宮博物院
寶貝:《清明上河圖》
形式/材質:國畫< /p>
年代:北宋
中國國家博物館
寶貝:四羊方尊和司母戊方鼎< /span>
形式/材質:青銅器
年代:商朝 p>
南京博物院< /strong>
寶貝:清乾隆帝行圍圖旋轉瓶
形式/材質:瓷器< /p>
年代:清朝
河北博物院< /strong>
寶貝:金縷玉衣(中山靖王劉勝的)
形式/材質:金片
年代:西漢
南京市博物館
寶貝:元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圖梅瓶 span>
形式/材質:瓷器< /p>
年代:元朝
浙江博物館
寶貝:《富春山居圖》(前段)
形式/材質:國畫< /p>
年代:元朝
湖北省博物館
寶貝:越王勾踐劍與曾候乙編鐘
形式/材質:青銅劍與青銅器 span>
年代:春秋與戰國< /p>
甘肅省博物館< /strong>
寶貝:馬踏飛燕
形式/材質:青銅器< /p>
年代:東漢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寶貝:陶俑
形式/材質:陶俑
年代:秦朝
台北故宮博物館
寶貝:翡翠白菜 p>
形式/材質:玉雕< /p>
年代:清朝
(以上鎮館之寶,請自行找度娘腦補。)
…
在此,禪哥自認只是隨便例舉了我國非常出名的幾家博物館和它們的鎮館之寶。
有什麼發現沒有?
眼尖的搬磚小哥已經發現,在這例舉的十大博物館的十件鎮館之寶中,有清乾隆帝行圍圖轉旋瓶、元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圖梅瓶、陶俑三件是陶瓷材質的。
從中可以看出,陶瓷十分珍貴且重要。
也許有人會說,這樣例舉有刻意的嫌疑,算不得數。
就算禪哥刻意為之吧。那就來一個不刻意的版本──九大鎮國之寶。
九大鎮國之寶是什麼?
它們由《國家人文史》(原《文史參考》雜誌)獨家邀請九位考古、文博專家,在國寶中做取捨之間的思量、權衡而盤點而出。分別為:
1.金銀器:太陽神鳥金飾;
2.青銅器:西周利簋;
3.石刻壁畫:秦石鼓文;
4.文獻簡:《孫子兵法》竹簡;
5.書法:《平復帖》;
6.繪畫:《五牛圖》;
7.手工藝品:真珠舍利寶幢;
8.陶瓷:定窯孩枕;
9.玉器:瀆山大玉海。
(以上鎮國之寶,若不知詳情,也請找度娘腦補。)
眼尖的搬磚同學再次發現,九大鎮國之寶中又有一個跟陶瓷有關——定窯孩枕。
事實再次證明:陶瓷真的很重要!
國際博物館日和搬磚關係何在?
至此,二者關係水到渠成。
因為,陶瓷,或者說瓷器-China,不但為中國取了一個非常洋氣的名聲,也為中國貢獻了許多國寶。
這是中國人的驕傲,也是中國陶瓷人的驕傲,還是中國搬磚人的驕傲。
寫到這裡,禪哥突發奇想:作為非常美觀而又最堅實耐用的商品之一,瓷磚鋪貼在家中,只要不是人為破壞或拆除,保存幾百幾千年都沒有任何問題吧?那幾百幾千年後,它們會不會也成成價值連城的文物呢?
想到這兒,搬磚多年的禪哥突然覺得自己為子孫後代找到了一條高逼格的致富之路… span>